top of page

我們的情緒,是生命最真誠的提醒

  • 洪孟秋
  • 2017年11月4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,而這些內在的情緒感受在人類中具有一致的普遍性。我們都有痛苦、糾結的時候,即便引發的外在情境因人而異,我們也有感到幸福與滿足的時刻,即使觸發的事物不見得相同。然而,我們的心所感受到的喜怒哀樂,卻是不分國籍、種族或信仰的,也不受社會階級、性別、年齡的影響,從這一點看來,人人還是平等的。

有時候,我們會覺得自己很孤獨,沒有人懂我們心裡的痛與苦,我們很寂寞、很無助。當我們看見周遭的朋友幸福,我們會羨慕,也可能嫉妒,如果那是我們也想走的路。注意!這些突然升起的情緒感受是對我們的提醒,告訴自己我們其實在意,所以別想逃避,也不要欺騙自己。

時常問自己:「我真正想要什麼呢?」並耐心等待與傾聽內心的回應,我們的心真的會發出細微的聲音,提供人生道路的指引。

有時候感覺接收不到心的訊息,也沒有關係。此時,觀察自己的情緒,對於當下,我感覺如何?是平靜是憤怒是悲傷是喜悅是歡樂?把自己當成一個咖啡廳中坐在隔壁的陌生人,默默卻細細的觀察他的一舉一動,他皺眉他輕嘆他嘴角揚起一抹微笑他心裡盪起一絲漣漪,仔細觀察與品嘗,這是增進觀察力最好的方式,也是認識自己最簡單、直接的道路。

「我看到什麼了?我聽見什麼了?我聞到什麼氣息?我感覺到什麼?」如實的觀察與傾聽,卻不需要評論或判斷,這沒有好壞,就只是存在而已,像那隻懶洋洋躺在店門口踏墊上的黑灰色貓咪。而不論感受與體會到了什麼,這都將成為自己持續向內深入的基石,如同一節通往幽靜高山湖的階梯,是的,我們更近一點了,離我們自己。

當清晰地看見我們的感受與其展現的方式後,便可以繼續往下走。問問自己:「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?背後代表著什麼?裡面還有什麼?祂想告訴或提醒我什麼?」然後,一樣再度安靜卻不抱期待的聆聽。可能我們會發現,自己突然想起過去曾發生過的一個生活片段,有個人可能對著我們說出些惡毒的話,傷害我們微小又脆弱的心靈,我覺得既尷尬、無助又難為情,而當下正好有事件喚醒了這個隱藏在我們身體內的感覺與記憶。可能我們會看見,多年前的自己正與當時的親密愛人溫馨的告別,兩人依依不捨地往反方向離去,卻時不時回過頭來望著對方的背影,並再度因此四目交接,而這種充滿愛意的離別,讓我們感到溫暖又安全,並相信生命真的值得活過一遍。

這一層的探索與收獲,展現出我們如何對待自己。是的,或許曾有人惡意地傷害過我,我也可能無意間使人心痛,但這樣的苦痛是否仍然存在我們之中?當往事已成為回憶,我們是否也能釋放自己?我們能不能原諒自己?真正的寬恕,不是口頭說說而已,需要深層的觀察、體會與理解,因為真的感同身受,才能明白與了解,每個人其實都已經盡力了,對當時的我們來說。

「逝者已矣,來者可追。」我們現在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已經發生過的一切,如果抱持著與以往同樣的觀點,我們將過去的情境延伸到未來。當然,我們也能轉換自身的心態與眼光,讓看似逝去的過往以不同的形式延續,成為我們創造全新未來的養分與動力。

生命中的每個情境,都是為了帶給我們學習,當我們不小心或刻意地忽略生命的提醒,將會出現更大強度的情景給予我們刺激,而我們強烈的情緒反應,則讓自己看見內在仍緊抓不放的信念,其實就是造就我們痛苦的因。放下,就是讓過去的過去,真正做到了,這一刻,我們就是全新的自己,也才真正擁有創造的可能性。

看見情緒,感謝提醒,體會心意,勇敢前進!

最後我們會明白,過程本身就是目的,生命本身就是意義。我們其實哪裡都沒去,只是在自己裡旅行,因此我們不再追尋,只求隨性與盡興。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留言


HUNG MENG-CHIU ©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